归来历史
当前位置:主页 > 朝代介绍 >
石敬瑭在五代十国时期为何被冠以“儿皇帝”之称?
时间: 2024-10-21     来源:归来历史

石敬瑭在中国历史上因其与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之间的特殊关系而被后人称为"儿皇帝"。这个称号来源于他在公元936年为了得到辽太宗耶律德光的支持而承诺的一系列条件中的一个——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朝,并且每年进贡大量的财物,同时认比自己年轻得多的耶律德光为父皇。这一行为在当时和后世都被认为是丧权辱国的表现,因此石敬瑭得到了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称号。

石敬瑭本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将领,他原本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但在公元933年后唐发生政变后,他与后唐末帝李从珂产生了矛盾。为了对抗李从珂,石敬瑭向契丹求援。作为回报,他不仅割地、纳贡,还自降身份,称比自己小10岁的耶律德光为父亲,他自己则成了所谓的"儿皇帝"。

这种做法虽然在当时帮助石敬瑭建立了后晋政权,并在位期间维持了一定的稳定局面,但他的行为也引起了中原地区人民的强烈不满。在后世的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普遍不高,认为他是卖国求荣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其是在宋代以后,随着民族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石敬瑭的行为更是深恶痛绝,将其视为汉奸和不忠不孝之人。

综上所述,石敬瑭之所以被称为"儿皇帝",是因为他在五代十国时期为了获取外族的军事支持,不惜牺牲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并且对辽朝统治者采取了卑躬屈膝的态度,甚至认其为父。这种行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被视为一种耻辱,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这样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称号。

回到顶部图片
友情链接